CPU、内存、IO设备

  1. 核心矛盾:三者的_速度差异_
  2. 为了合理利用CPU的高性能,平衡三者的速度差异,计算机体系结构、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都做出了贡献
    • 计算机体系结构:CPU增加了缓存、以均衡CPU与内存的速度差异
    • 操作系统:增加了进程、线程,分时复用CPU,以平衡CPU和IO设备的速度差异
    • 编译程序:优化指令执行次序,使得缓存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地利用

CPU缓存 -> 可见性问题

单核

  1. 在单核时代,所有的线程都在一颗CPU上执行,CPU缓存与内存的数据一致性很容易解决
  2. 因为所有线程操作的都是同一个CPU的缓存,一个线程对CPU缓存的写,对另外一个线程来说一定是可见
  3. 可见性: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,另一个线程能够立即看到

多核

  1. 在多核时代,每颗CPU都有自己的缓存,此时CPU缓存与内存的数据一致性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
  2. 当多个线程在不同的CPU上执行时,操作的是不同的CPU缓存
  3. 线程A操作的是CPU-1上的缓存,线程B操作的是CPU-2上的缓存,此时线程A对变量V的操作对于线程B而言不具备可见性

代码验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public class VisibilityTest {
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X = 100_000_000;
private long count = 0;

private void add() {
int idx = 0;
while (idx++ < MAX) {
count += 1;
}
}

@Test
public void calc(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{
// 创建两个线程,执行 add() 操作
Thread t1 = new Thread(this::add);
Thread t2 = new Thread(this::add);

// 启动两个线程
t1.start();
t2.start();

// 等待两个线程执行结束
t1.join();
t2.join();

// count=100_004_429 ≈ 100_000_000
System.out.println("count=" + count);
}
}
  1. 假设线程A和线程B同时开始执行,那么第一次都会将count=0读到各自的CPU缓存中
  2. 之后由于各自的CPU缓存里都有了count的值,两个线程都是基于CPU缓存里的count值来进行计算
  3. 所以导致最终count的值小于2MAX,这就是CPU缓存导致的可见性问题

线程切换 -> 原子性问题

分时复用

  1. 由于IO太慢,早期的操作系统发明了多进程,并支持分时复用(时间片)
  2. 在一个时间片内,如果进程进行一个IO操作,例如读文件,该进程可以把自己标记为休眠状态并让出CPU的使用权
    • 待文件读进内存后,操作系统会把这个休眠的进程唤醒,唤醒后的进程就有机会重新获得CPU的使用权了
  3. 进程在等待IO时释放CPU的使用权,可以让CPU在这段等待时间里执行其他任务,_提高CPU的使用率_
  4. 另外,如果此时另外一个进程也在读文件,而读文件的操作会先排队
    • 磁盘驱动在完成一个进程的读操作后,发现有其他任务在排队,会立即启动下一个读操作,_提高磁盘IO的使用率_

线程切换

  1. 早期的操作系统基于进程来调度CPU,不同进程间是不共享内存空间的,进程切换需要_切换内存映射地址_
  2. 一个进程创建的所有线程,都是共享同一个内存空间的,因此线程切换的成本很低
  3. 现代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更轻量的线程来调度的,而Java并发程序都是基于多线程

count+=1

  1. 线程切换的时机大多在时间片结束的时候,而高级语言里的一条语句往往需要多条CPU指令完成,如count+=1
    • 把变量count从内存加载到CPU的寄存器
    • 在寄存器中执行+1操作
    • 将结果写入CPU缓存(最终会回写到内存)
  2. 操作系统做线程切换,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条CPU指令(而非高级语言的语句)执行完
  3. 按照上图执行,线程A和线程B都执行了count+=1,但得到的结果却是1,而不是2,因为Java中的+1操作不具有原子性
  4. 原子性:一个或多个操作在CPU执行的过程中不被中断的特性
  5. CPU能保证的原子操作是CPU指令级别的,而不是高级语言的操作符

编译优化 -> 有序性问题

  1. 有序性:程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
  2. 编译器为了优化性能,有时会改变程序中语句的先后顺序

双重检查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;

// 双重检查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synchronized (Singleton.class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}
return instance;
}
}
  1. 直觉
    • 线程A和B同时调用getInstance()方法,同时发现instance==null,同时对Singleton.class加锁
    • 此时JVM保证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加锁成功(假设是线程A),另一个线程则会进入等待状态(假设线程B)
    • 线程A会创建一个Singleton实例,然后释放锁,线程B被唤醒并再次尝试加锁,此时加锁成功
    • 线程B检查instance==null,发现已经创建过Singleton实例了,不会再创建Singleton实例了
  2. 直觉上的new操作
    • 分配一块内存M
    • 在内存M上初始化Singleton对象
    • 将M的地址赋值给instance变量
  3. 编译器优化后的new操作可能是
    • 分配一块内存M
    • 将M的地址赋值给instance变量
    • 在内存M上初始化Singleton对象
  4. 因此,实际情况可能是
    • 假设线程A先执行getInstance()方法,当执行完指令2时恰好发生了线程切换,切换到线程B
    • 线程B也在执行getInstance()方法,线程B会执行第一个判断,发现instance!=null,直接返回instance
    • 但此时返回的instance是没有初始化过的,如果此时访问instance的成员变量就有可能触发_空指针异常_

小结

  1. CPU缓存 -> 可见性问题,线程切换 -> 原子性问题,编译优化 -> 有序性问题
  2. CPU缓存、线程和编译优化的目的与并发程序的目一致,都是为了提高程序性能
    • 但技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,必然会带来另一个问题,因此需要权衡

参考资料

Java并发编程实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