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相辅相成:云承载着容器的运行,容器生态驱动着云的发展

  1. 初期的首要目标:Docker 容器在云上能够顺畅运行
    • 帮助用户创建底层虚拟机集群,免去用户自己手动管理虚拟机的麻烦
  2. 随着容器应用的复杂化,容器编排成为了用户最迫切的需求
    • Kubernetes 赢得了编排框架大战,成为了事实标准

自建 vs 托管

  1. 由于云端的多租户特性,云平台会统一提供和托管 Master 节点,降低运维成本
    • 只需要创建 Worker 节点,并为之付费即可
  2. Kubernetes 的抽象设计非常出色,能够支持大量灵活的扩展
    • 云厂商会让尽量多的 IaaS 和 PaaS 功能组件,渗透到 Kubernetes 的体系中
    • Cloud Service Operator
      • 通过云服务来扩展 Kubernetes 的能力,并反过来使用 Kubernetes 来管理这些云服务
      • 成熟:容器和云一体化架构
  3. 多集群
    • 降低了建立 Kubernetes 集群的门槛,如果业务关联较小,可以为不同的业务创建单独的 Kubernetes 集群

全托管

容器服务实例,无需关心底层基础设施

  1. 适合场景:只有一个容器镜像,且为无状态,只想尽快在云上运行起来
  2. 优势:简便易行、成本低、速度快,且无需关注底层的虚拟机集群,绕开复杂的编排系统,只关注 Pod 本身运行